“下一代互联网”这一概念并非新鲜事物,自互联网商业化以来,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技术被贴上这一标签。例如,IPv6、Web2.0、NGN、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SDN、工业互联网、价值互联网、VR可穿戴互联网,以及现今的Web 3.0、元宇宙、数字人和智能汽车等,都曾被寄予厚望作为“下一代互联网”的代表。
历经30多年的发展,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,这既体现了互联网概念和内涵的不断演变,也证明了互联网技术的活力和生命力。然而,要成为真正的“下一代互联网”,这些新兴技术必须克服核心技术的缺陷。以元宇宙为例,虽然它融合了多种前沿技术,但仍需解决VR眼镜的佩戴舒适度、重量、续航以及沉浸式体验等问题。
此外,Web3.0为代表的经济元宇宙虽然在技术上相对成熟,但面临如何与现实世界的商业、金融和经济体系相融合的挑战。同时,经济元宇宙在法律和监管方面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。
元宇宙究竟是科技的“风”还是资本的“坑”,目前尚无定论。它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,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不会仅限于元宇宙。随着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原生微服务组网、数据交织、AI互联等技术的不断发展,互联网将继续迎来新的变革和机遇。